概念的玄理 其一
如果说概念和逻辑的世界是人脑的一种能力,那么这份能力便与人是否生存并无直接联系; 虽不可否认,人的其他部分的认知和感受塑造了人脑对世界的认知,但这塑造背后的机制与原理应当是独立的。
因而对于人脑所形成的概念,有几点公理:
所有概念都是人脑的想象,并非实际的存在,因为「实际的存在」也不过是一种人类大型幻想世界的一种共识。
不要把语言描述的任何东西当作真理,如果真的存在真理,那一定不存在于个体的人脑;
概念的有和无需同等地对待,甚至有时更应当关注概念的「无」。
概念的「无」并非忘记,而是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后果;想像一个充满了联系和因果的世界,突然失去了某个重要概念,那么不仅是概念本身的消失,其相关的联系和因果才是真正的影响。因此,我们不应当只关注事物的一面,走向一面的同时,也走向了另一面,不应忽视另一面的威力。 这一点十分重要,这关乎人如何看待自身的存在与生死。 更广泛地讲:
在有无的基础上,概念还有双生的特性,例如好坏、得失与善恶。
要明白,当下的得利也可能收到失去的反噬,善行背后也有恶的潜伏。要警惕所有的偏执,看到事物倾向的同时,也看到相反的「势」, 看似坏的结局也许蕴含着巨大的机遇。
始终记得概念只是一种想象和功能,人无需受其束缚,自由即 一念之间的来去自如。
根据这点,要谨记,上述所有公理都也只是一些概念,不应当让这些概念影响,只是手脚架和梯子,不要沉溺于此,一切有为法,无非梦幻泡影。